跳到主要内容位置

前端工程化其一:小公司有必要实施吗?

你有没有经历过“shi山”代码?有没有经历过明明因为代码完全没有做任何封装,使得自己在做业务需求时疲于奔命反复“CV“?又或者,一套高度封装的组件,像巨龙守护的财宝一样,除了它的主人,拒绝任何人接近它?如果你有碰到过上述的情况,甚至有过之无不及,那么我们今天可以聊一下,关于工程化的问题。

工程化概念

你有没有经历过“shi山”代码?有没有经历过明明因为代码完全没有做任何封装,使得自己在做业务需求时疲于奔命反复“CV“?又或者,一套高度封装的组件,像巨龙守护的财宝一样,除了它的主人,拒绝任何人接近它?如果你有碰到过上述的情况,甚至有过之无不及,那么我们今天可以聊一下,关于工程化的问题。

你好,我是应怜。我长期的从事软件开发的工作,尤其是最近和前几年,在三四线城市和小公司工作了大概有四五年时间,我几乎长期都在中小型企业中工作,可以说,我们绝大部分人经历过在中小型企业里待过;我最近主要从事的岗位是web前端,今天我从软件工程化这个切点,再拓展到前端的工程化。

首先,我们来看看AI关于软件工程化的定义

软件工程化是一种使用工程原则来设计、开发和维护软件的方法。这种方法注重系统化、规范化和量化,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开发效率。

软件工程化的主要目标是:

  1. 管理复杂性:软件系统往往非常复杂,需要有效的管理才能确保其正确性和可维护性。
  2. 提高质量:应用工程原则可以帮助开发团队避免错误,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性能。
  3. 提高生产效率:通过采用标准化的开发流程和工具,可以提高开发速度,减少错误,使软件开发更加高效。

软件工程化包括许多不同的方面,如需求分析、系统设计、编程、测试、维护等。每个阶段都有其自己的方法和工具,以帮助开发团队有效地完成任务。

AI说的,我来简单总结一下,工程化是用来设计、开发、交付软件的一套方法论。ok,既然是方法论,那么它总是有边界的,同时也有它的适用范围。任何事物,都是如此。

挖坑的原因和切入点#

需求评估的不足

我们使用工程化方法论的最主要目的,就是为了交付,并且为了少加班,在三四线城市我所经历的加班情况,大多数都是由从项目需求分析开始,到测试交付这个过程中,把控的不力;它可能有多种原因,其中显著的原因是,需求的突击式改动 ,需求的突击式改动是由于其在立项阶段需求立的太满或者太少,换言之,要么一步做完,最后发现和用户想要的完全不一样,要么几乎是没做到点上,临近交付时缺斤少两《代码大全》一书中告诉我们,软件工程就像盖房子,什么样的房子的构形在一开始都是要做好的,别墅的户型不能用来做公寓,反之亦然。

需求规划的坑,影响了后续所有的开发流程

开发工具链上的问题

直到现在,我们才正儿八经的进入关于技术、工具的探讨。这是因为软工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型的学科,能达成目的的方式很多,重要的是开发者的道心。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说,开发、技术上的因素理应最小,起码在boss、项目经理的眼里,是这样;并且市场上还有大量的从业人员,各类培训机构和网课层出不穷,什么样的技术工具都能教都能学,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?

ok,根据我的三线城市坐班体验来看,实则是不然的。这种差异主要是体现在开发人员对软件项目的误判,当核心开发对项目整体的概念知之甚少的时候,就容易产生错误估计(也有可能是boss本身也对项目整体不大了解)。

我就曾经做过一件很蠢的事情。我16年左右就到昆明了,17年正式参加工作,在18年的时候,入职了一家公司,这家公司要求我们做一个仿拉钩招聘的网站。boss的构想是将求学求职两个模块融合在一起,而当时初出茅庐的我,误以为仅是一个课程软件。而没有考虑到boss想要的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方案。

那么我犯的其中一个错误就是:官网型的首页,我没有使用生成工具或者 SSR 去做,而是自己用前端框架挨个写了一次,从样式、到设计稿、再到接口。

这个错误带来几个问题:现成的工具不用,后续的 SEO 怎么办,SPA 应用天然的吃亏;既费时又费力,所有接口都要和后端一个一个的对,即便有很多的商品的内容和一些静态内容。

当然,最后这个项目并没有上线,包括需求,公司运营的方针等等,我甚至都没做到需要改进 SEO 的时候,就已经被通知裁员了,这是后话。

还碰到过另一些情况,接手的代码放飞自我,中英文拼音混用,依赖包管理混乱,文件路径没个说法,想放哪里就放哪里,命名上的不规范,环境变量写在代码里等等。前端不同于一些 IOC 框架,它的自由度很高,在 Spring 等框架的支持下,文件的位置写错,编译都产生问题,前端能 run dev,但是也只是run dev,在没有工具和工程化思维的约束下,成功 run 事小,满屏的 类型错误undefined 事大,这些空类型的坑,在小公司带上线上环境是常有的事。

我见过最逆天的当属于:使用了 Element-ui 的组件,但却没有一个类型是正确传的。

诚然,最大的问题还是因为前端领域本身的特殊、规范多(cjs、ESM标准现在还没统一)、平台多样化、弱类型语言等等各种各样的因素,从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。不过我们需要记住,弱类型语言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并没有减少太多的坑。

工具链、工程化理念关乎于人#

我分析了两个点,一个是需求,一个是开发,在大多数小型企业中,这两个往往就是业务的生命线,同时也是产品的生命线。

工具链解决的是人的问题,规范化、集中、分散、沟通、协调,工具链的应用得当,可以极大的影响交付效率和返工率;在开发过程中,无非就是两种情况,“要么就是我坑,要么就是别人坑”,而这个东西,会带来严重的负反馈的复利。在一个项目最开始构建的时候,给他的定性、定调,极有可能会影响这个项目最后成型的样子。一开始工具上的多或者上的少,要么就是拖后腿,要么就是完全不规范,最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一旦项目的开发周期启动,人一多,班一忙,ESLint一开再一关,哪管它洪水滔天,最后就产生了垃圾代码

工程化最终解决的是人的问题

要知道,软件工程是人在做,而软件工程化是人的问题,所有的工具链,它的性质是帮助人来兜底,所有人都会犯错,而没有人能一直写出牛逼的代码,大家一开始都是从菜鸟过来的

结语#

我们讨论了很多关于概念上的、实际经验上的内容。后续的章节再聊一下分享一点具体工具。通过我的逐步分析,实际上开头的问题也能得到答案:“ 小公司有必要实施前端工程化吗?有必要。”,现在做的工程化合适与否,极大的影响后续的工作情况,为了不给自己挖坑,要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因地制宜。

稳扎稳打,向风生长,我是应怜,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请点个关注,今天挖的坑,下次一定补上。